· 供求关系偏颇:实习本该是美事一桩
实习,其实是个美妙的经历,有人从中收获技能,有人从中遇到师友,更有人从中觅得爱情。不曾想,而今竟有人为了“几盒盒饭”,就将“实习”之事污名化,甚至一竿子打倒一片90后,实在是大大地不懂风情。都厚道些吧,别把自己的不幸,泛化成两个代际的矛盾;更别把小小的不满,折腾成剑拔弩张的紧张。[详细]
当畸形的实习关系成为社会主流,不难发现在后面的罪魁祸首乃是求职与供职偏颇的关系。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如此,一个实习机会在毕业生眼中就成为了抓住就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 等级观念作怪:实习生工作义务就是“端茶倒水打扫卫生”?
对年龄稍长的人来讲,刚入职场时每天早来晚走,帮同事打开水,给领导擦桌子,那是必修课。如果领导偶尔让你去帮着接孩子、换煤气,不但会屁颠屁颠地跑着去干,而且心里还美滋滋地有一种受到重用的感觉。但为什么新员工就必须做这些呢?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人想过。反正,刚入职的阶段就像古时候刚过门的新媳妇,没有自己说话的权利,干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直到有比自己资历浅的人进来为止。这恐怕也是封建等级观念在作怪。
在流传的“实习生须知”中,端茶倒水、扫地、拿快递等都被看作是实习生的必要义务,订盒饭当然也被视为理所当然。但这毕竟是上一代人文化观念下的“产物”,新生代对之表示不顺从,是否就意味着“不懂事”呢?众所周知,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中,虽然这里面的一部分事情会被解读为一种必须学会的“为人处世”,但另一方面,这些跟我们习惯性批判的“办公室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不正是重叠的吗?为何在要求实习生的时候?可以上升为必要义务,而放大到更深层次的社会背景中去,就成了一种批判的对象?[详细]
· 权利意识体现:聚焦应在“实习生权益“而非 90后人群
不过,“90后”的诉求又未必全然不合理。年轻人的工作责任缺少明晰的边界,实习期间加班加点不给报酬,参与创造性工作不予署名,这些情形真的都合理合法吗?社会不是愚弄人使单纯者复杂化的“机关”,理想的社会应该更为简单、宜人,在抛却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的同时,应当更直截了当地鼓励劳动和创造。如果年轻人不分青红皂白地统统要屈从于前辈意愿,未必全是好事。[详细]
现代职场的规则是各司其职,而不是先来后到。没有人规定实习导演就该订盒饭,没有人规定实习医生就该手术前辅助消毒,办公室里雇一个工人负责杂务,或者安排一个值日表,完全可以解决扫地打水订盒饭的问题。把这些事情都交给新人去办,并没有天然的合理性。90后拒绝一些不正当的要求,正是年轻人具有权利意识的体现。
所以,90后的“不懂事”尽管对于90前的成人看来非常恼火,尽管90后自己确实也有需要成长的地方,但如果我们从正面来看的话其实能够看到这是一种对理想的不放弃、不妥协,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自信的精彩体现,也是我们很多人曾经拥有但已经被我们自我抛弃的勇气。[详细]
· 社会观念碰撞:看不惯下一代是时代通病
曾经80后是被吐槽的叛逆一代,但现在随着80后纷纷已经成家立业,趋向于成熟,被吐槽的群体已经转移到了更为神秘、更让人无法理解透、更加难以正常沟通的90后一代。就笔者自己的接触来看,90后一代在传统观念的世界里确实是叛逆、不懂礼貌、不懂人情世故的一代,但他们也有一些90前几代人所不曾有、不敢有的特点,那就是刚毅、果敢、不瞻前顾后、不左右逢源,而这些在成人眼里是缺点的特点其实就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优点。[详细]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青年人,与他们之前和之后的每一代人一样,其性格同样有好有坏。1989年出生的作家蒋方舟曾将90后描述为“掌握着最领先和敏锐的工具,获得最全面和前沿的资讯,却过着最封闭最自我的生活”。这一代比起他们的前辈,其自主性、个性更为鲜明,既前卫又自我,既开放又封闭,既实在又旷达,既知天下事又少不更事,因而性格与环境的冲突恐怕也比他们的前辈更为剧烈。[详细]
· 前辈也需成长:“不懂事”的不止一个90后
一个社会如果只能由前辈说了算,甚至于前行者错了也是对的,这不仅对于年轻人是一种不必要的磨练,是一种多余的客套,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未必是好事,因为社会毕竟要向前发展。换个角度看,能否有效接纳年轻人带来的新理念、新冲击,其实也是社会活力的一大证明。
如果说90后的成长是要改变“不懂事”的现状,那他们的前辈的成长,则是要改变不顺时势“不懂理”的局面。打破视野的局限,冲破代际隔阂,放眼未来,放眼世界,其实前辈们也需要和90后一道,共同适应、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