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雾霾天让大气污染治理在两会期间成为热议话题。通过雾霾的强势来袭,我们应该反思哪些问题?雾霾如此严重的主要责任在哪里?
陈迎:以雾霾天气为典型的大气污染问题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是中国现在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的两个实例,除此之外,像最近群众也非常关注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实际上中国在环境问题方面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多的,只不过两个问题在近期是特别突出,所以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两会关注的热点。
讲到雾霾天气,其形成有自然原因。其实往年也存在雾霾天气,只不过今年可能天气条件特殊而尤为突出,影响区域广,不仅是北京,整个中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都形成了雾霾天气,而且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的确对公众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公众对大气污染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也都空前提高。形成雾霾天气,除自然原因之外,当然也有人为因素。我们没办法控制自然因素,我们只能从人为因素入手,尽量从污染源头来解决雾霾的问题。
从人为因素来看,形成雾霾所涉及的排放源非常多:有交通排放尾气,也有施工形成扬尘,也有一些工业的排放源,来源特别复杂,涉及面很广。不仅如此,一种污染源还牵扯出很多的问题,就拿交通排放尾气来说,就会牵扯出减少出行量、发展公共交通等方面的议题,还涉及提高油品质量,改进尾气排放检测等很多问题,要治理起来很不容易。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活动源头入手进行综合治理。
我认为在治理雾霾问题上,必须要从制度和管理入手,要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并且能够给大家普及相关防护知识,引导公众从改变自身行为方式等方面自觉行动,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比如,今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就是一个例子。本来燃放烟花爆竹是节日气氛的一部分,但从减少空气污染考虑,很多人都自觉放弃或减少了燃放烟花爆竹。至少我感觉上今年燃放情况还是比往年要少一些。这说明公众还是愿意做出努力的,政府应该在这方面能够积极地宣传引导,让每个人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份子。
中国网:近期,地下水污染问题也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我国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严重程度如何?政府相关部门在地下水污染问题上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陈迎:山东潍坊的企业偷排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虽然是水资源污染的个案,但反映出来的是目前中国水资源管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资源性缺水,另一方面是污染性缺水,有水却被严重污染不能使用了。现在水污染问题又从地表水污染向地下水污染发展,后果更加严重。目前,很多城市都是依靠取地下水来补充地表水的不足,如果地下水也被严重污染的话,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而且地下水自净更新很慢,一旦污染,治理难度也更大。地下水污染问题是环境问题恶化趋势的一个缩影,挑战非常严峻。
造成地下水污染,首先是企业的责任。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顾企业的社会责任,给公众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危害和损失,其危害可能远远大于我们的估计,是多少钱也弥补不了的。所以,这种非法偷排的企业应该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另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恐怕也需要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改善水资源的管理,需要统筹兼顾,不仅涉及水的资源量,又涉及水的质量,既包含地上水,又包括地下水,应该建立一个覆盖面更全的综合协调的管理机制。
中国网:有建议将环境治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你怎么看待?
陈迎:将环境治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意在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环境治理。在中国,行政手段通常是比较有效的,比较快速的方法。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来治理环境,显然是片面的。我认为,行政手段是需要的,但还要依靠法制,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环境治理应该要更多利用经济激励,理顺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形成合理的价格信号,总之,要将行政、法制、市场机制这些手段都要调动起来,多管齐下。
中国网:如何从认识上真正将环境治理重视起来?
陈迎:当然要有政府的重视,也离不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和自觉行动。应该鼓励倡导全社会都要从观念上重视环境治理。这方面,应该说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也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人在环境问题上依然存在“看客”心态,认为政府应该行动,企业应该自觉,但对自己作为公民应尽的环境义务还认识不足。人人都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呼吸、饮水这都是人的最基本需求,环境问题确实已经侵害到每一个人的利益,关注环境问题是必然的。我们不仅要从惨痛的现实中提高对环境治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后果提前有认识,通过行动防止它的发生。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将环境意识上升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更高层次的自觉行为,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去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个让全社会都能够调动积极参与的途径,让每个公民都把自己作为环境治理的一份子,为解决环境问题做出努力。
中国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温家宝总理也提到要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看到希望。如何进行环境治理,建设美丽中国的顶层设计?
陈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看到希望,这体现了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但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说“让人民看到希望”,就是沿着正确的方向,政府要有所行动,并坚持不解。我认为,这体现了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一种务实积极的态度。
说到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我认为应该是一个政策体系,从观念的引导,法制的建设,到具体的政策措施,各个层面相互配合,政策之间要更加协调。我们有很多很好的政策,但是政策之间不够协调,也会造成很多问题。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当前的污染问题跟中国目前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某种程度上说,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跟发达国家发展阶段不同,人口压力、资源环境等具体国情也不同,不能简单地拿国际环境标准完全套用在中国。但是另一方面,这并不是不作为或慢作为的理由,我认为还是有极大的努力的空间。我们在很多方面已经没有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时的相对宽松的环境容量,要避免他们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就必须借鉴国际经验,结合自身国情,选择一条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网:3月10日上午,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高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水平。如何解读这一改革?
郑风田:这项改革措施有进步但也有遗憾。把原来职能分散的几个部门的责任厘清,把质检总局、工商局、商务部以及食品安全办的职能归到一个部门,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还有卫生部门的一些职能调整到质检总局,形成了食品安全的“三架马车”。卫生部门负责管理标准风险分析,具体的产后一直到餐桌的环节由新设立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来负责,前端并没有进行调整,依旧是农业部来负责,所以我认为比较遗憾的地方。
我认为目前食品安全的源头污染在未来会愈加严重。因为食品的加工环节比较容易作弊,也就很容易存在各种各样存在的问题,应该把这些责任归到一个部门严格监管,但是随着执法的严格,会比较容易处理。而食品的源头部分,目前由农业部门负责,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农业部门既管生产又管质量,目前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粮食产量的监管,而忽略了对粮食质量的监督,很难二种兼顾。另外还有如果把农业部的监管责任归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那就不遗憾了,现在处于现实原因的考虑,食品的源头依然放在农业部门。
中国网:如今老百姓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一种习惯性的恐慌,不知道吃什么才是安全的。如何看待这种恐慌情绪?要打消这样的焦虑,关键要做什么?
郑风田:对食品安全的恐慌不光是中国存在,它也是全球性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出现食品安全的事件之后也会恐慌,比如最近的欧洲马肉事件,欧洲很多国家一出现牛肉就会担心自己吃的是不是马肉,还有上世纪英国的疯牛病一出现,欧洲很多国家在很长时间内都不敢吃牛肉,所以这个恐慌因素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是世界共有的问题。
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消除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恐慌,我想很关键的一点在于,企业和政府要提供有价值、有公信力的信息,目前,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提供的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往往和公众的实际感受差别太大,这样不但没有打消公众的疑虑,反而增大了人的恐惧心理。
企业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在出现食品安全事件之后,总是澄清自己,但是没过多久再一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再继续澄清,所以久而久之,企业安抚公众心理的这样行为,大家都认为可能是一个公关行为。因此,本来食品安全问题就容易让人产生恐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又没有提供一些可以消除公众恐惧心理的有效信息,所以某种程度上三重叠加加剧了恐惧的效应,所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更严峻了。
就像2008年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出现之后,一些大企业立即站出来进行澄清,声称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最后媒体屡屡爆出出这些大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合格,恶性时间一件连着一件,基本上把大企业的信用都用完了,而政府部门相应的修改奶业标准,标准非但没有提高,反而还迁就大企业,降低奶业的合格标准,所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如今乳业市场出现如此混乱景象的原因,是不是政府相关部门被这些企业“绑架”了。
中国网: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包括三聚氰胺、染色馒头、瘦肉精、塑化剂、皮革明胶、地沟油等,往往都是媒体先曝光,政府部门马上介入。如何看待先曝光再介入的处理方式?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如何改进?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郑风田:这肯定是不正常的现象。这会给公众一个感觉,就是政府部门明明掌握的信息比媒体多很多,但是却在有意“捂盖子”,不向社会透露相关信息,而是进行内部处理,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公众并不清楚,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就会认为政府为了所谓的免受问责,可能公布了很小一部分信息。
所以,我们国家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基本上都是消费者举报,媒体曝光,然后政府相关部门充当“救火队员”进行处理,实际上,政府的监管应该是在实际过程当中发现很多问题,然后经媒体曝光,这才可以说是尽到了监管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之后去“救火”,或者是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会导致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不安全感更加强烈。习近平主席在这次“两会”中也提到了,政府和企业不要勾肩搭背。实际上,政府监管部门不该跟企业“抱”在一块,要跟消费者站在一起。
中国网:我们的食品安全标准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郑风田: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像国外的标准制定一般是有消费者参与的,因为消费者才是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利益攸关方,而我们现在的标准制定基本上缺乏消费的利益,这是最大的问题。
第二,我们国家很多标准的制定受到行业内企业的影响太大,甚至有时候可能标准的初稿都是行业内的几家大企业制定的,这就难免被企业绑定,严重影响了标准的公正性。
第三,我们的标准制定缺乏深入研究。因为很多标准都照搬国外的标准,而我们制定这个标准最核心的依据并不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也不是站在消费者的利益上,往往是部门间、企业间利益的协调。按照这个标准执行,谁来监督这些企业是不是遵守这个标准呢?标准很重要,但是如果大家都不按照标准行事,违反标准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那标准还有什么用?
中国网:如何进行保障食品安全的顶层设计?
郑风田:现在国家很重视粮食安全,因为现在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饥荒问题,反倒是吃好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所以以后应该在国家粮食安全中,重视粮食的数量和质量的双安全,不要仅仅追求粮食的产量数量,对质量问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太少,与消费者的期望度和关心度相比,完全是不对称的。与其国家下那么大力气搞粮食产量,而不如重视质量,因为中国目前已经过了温饱阶段了,从数量问题转变到质量问题了,所以我建议应该把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