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新班子传递“委员”新信号 |
新一届政协组成人员具有高度的广泛性和普遍的代表性,年轻化趋势明显、结构化愈趋合理,传递出的新信号与新动向值得关注。
“知人善任”,是中央历来的用人导向。年轻化与精兵简政,已成大势所趋。新一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的平均年龄愈发年轻,其中20世纪30年代1人、40年代15人、50年代8人,平均年龄64.2岁,比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时的66.4岁和十届一次会议时的69.2岁,都有所降低。领导干部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多元化结构与广泛覆盖面,愈加凸显了政协基本特色。299位常委中,来自各民主党派、少数民族以及宗教界人士百余位,女性委员35位,港澳人士18位。
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透过这些信息与数据,或能看出新一届政协包容并蓄、团结和谐的特点,并正以更加民主、开明、开放的心态,迎接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详细] |
“三个拒绝”诠释政协委员职能 |
政协职能包括三方面: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政协委员作为政协工作的主体,当然也具备这三个职能。俞正声作为新任政协主席,他的“三个拒绝”很好的诠释了政协委员的三个职能。[详细]
从俞正声在闭幕会上充满个性的讲话中,可以看出这位儒雅的新主席对参政议政的理解。让人耳目一新的“三个拒绝”既有原则又不失锐气:我们要遵守章程、认真履责,坚持真理、勇于直言,拒绝冷漠和懈怠;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要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拒绝奢靡和一切利用权力或影响谋取私利的行为。
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提建议要像鸡打鸣,不能不打,还要打得准。俞正声强调的是,政协委员应该忠实地履行“打鸣鸡”的角色,提案和建议要提得恰到好处,既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建设性,可操作性强,又不能不顾中国的现实、脱离国情的土壤。[详细] |
提案内容接地气,参政议政才有分量 |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国家林业局原局长贾治邦分别回答记者提问,畅谈推动科学发展。汇聚专家指点江山,与记者互动,回答了公众最关心的众多问题。
这次记者会聚焦了14大关键词:人民币升值、GDP增长潜力、产能过剩、经济增长、中等收入陷阱、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转基因食品、绿色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地下水污染、两岸经济合作、环境污染。每一个关键词都代表着公众的关切,政协召开记者会直接回答热点问题,与民交流,是对民意极大的重视。
委员是民意的代言者,他们履职的方式和效果将会给民众以示范;公众通过监督委员的履职情况,给他们打分,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能否拿出一个像样合理、符合社会民众期待和需求的提案,是每一位代表的必答题。
一年才有一次两会,不应只一团和气,不应隔靴搔痒。我们最想听到的,还是关于我们最揪心的问题的有血有肉的提案。委员们就最热、最接地气的话题发出更接近民生的声音,应该能"让提案到措施"的距离变得近些、再近些。[详细] |
政协闭幕,请记住这些议政建言的“好声音” |
本次政协会议上,截至2013年3月7日下午2时,共提交提案5641件。其中,通过委员办公平台提交提案2712件,纸质提案2929件,提交提案的委员1966人。经审查,立案5254件,作为委员来信转送有关部门研究参考70件,并案、撤案317件。在立案的提案中,委员提案4884件,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提案352件,人民团体提案6件,界别、小组等提案12件。现在政协会议胜利闭幕了,我们应该记住委员们在会上发言的“好声音”。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发言的题目是《以政府改革带动全面改革的突破》,探讨的目前是改革最热门话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大胆地地质疑政策能否落实的问题,她发言的题目是《如何避免“八项规定”一阵风》,她脱稿演讲,被认为是打破了“中国式官场发言”套路,她在不到1000字的发言中收获了13次掌声。[详细]
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当着习总书记面背出那首有调侃味道:“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诙谐幽默的改体版《泌园春•霾》为例,不但引发满堂笑声,也引发总书记一段治霾的对话,显然,姚委员以另一种格式的提案已被高层所接受和重视。全国政协委员赖钟雄关于农民养老金制度有待完善,老弱病残农民的救助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的提案;比如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关于在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仍然不足的现状下,应维护公共医疗资源不受侵占和公务人员的“过度医疗”,也是一种腐败的批评…… |
政协好声音应更看重会期外的355天 |
政协委员的“好声音”,就是要求代表委员更切实,更及时地反映改革开放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更准确地反映民意。不过人们更关心这些政协 “好声音”能否长久地在华夏大地回响?
应该说,开会只是委员其中一个职责,但不是全部职责。政协委员来自各地区各行各业,既需要把两会形成的共识带回各地各行业去贯彻落实,让两会凝聚的共识形成广大公众的共识,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力量。同时,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因此,也需要委员们及时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提案帮助和监督各地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大业。假若在两会闭幕后代表委员就“马放南山,刀进仓库”,那么就辜负了公众的重托。还应一说的是,、委员是各自区域和领域的代言人,实打实的提案、建议、意见是大家爱听的“好声音”;委员们改进文风、严格自律、忠诚履职、直言民意更是“好声音”。
政协委员的“好声音”不是拍脑袋来,不是随着感觉来,而是塌下身子,从广大公众的智慧中来。因此,当好政协委员关键是要保持密切联系公众,做广大公众的贴心人,与广大公众共呼吸共命运。正如白岩松所说,政协委员履行职务“应该更看重会期外的那355天”。而老政协委员葛剑雄更提出,平时拓宽反映问题的渠道,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可以说,反映民意、参政议政和当家作主,更需要在大会闭幕后的355天里认真调研、解决问题。[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