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公务员在撒娇

还是在哭穷?

标题图片
 

聚焦

  • 最近一段时间,《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等媒体接连刊载关于公务员待遇缩水的报道,激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有80后公务员自曝福利锐减并扬言正考虑辞职,也有媒体认为这些叫苦的公务员在“撒娇”;有评论担心如今整顿作风的禁令虽多但难保只是“一阵风”,也有学者认为“当官不易将会成为一种常态”。

     

    无论是撒娇还是实情,如今的风向确实已出现微妙的变化。此前有媒体盘点,从2013年初到今年1月15日公布的中纪委三次全会公报,中央已连发15道禁令整治不正之风。从公款旅游到公务宴请吃喝,从月饼年货等节礼到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各种与公务员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灰色利益,都受到了限制。

     

  • 这里面有点误解

     

     

     

    简单将公务员工资与企业员工薪酬相比较,显得颇为怪异。企业员工的薪酬,一般遵循的是市场“定价”,不乏一定的激励机制,且有些上市企业的员工薪酬更是与企业利润相挂钩,出现较高的待遇并不让人觉得突兀。而公务员工资,基本上由中央或省级政府统一制定,分为职务工资与级别工资,尽管职务工资与行政级别挂钩,但差别并不惊人。

     

    关于公务员工资,舆论场目前有两种“误解”。一是认为公务员普遍权力大、收入高、待遇优厚;二是认为所有的公务员都有看不见的灰色收入,或者能通过其他方式敛财。事实上,大多数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少有权力变现的机会,其收入并不多。普通公务员收入不高,承担的责任却不小,外界看来公务员很体面,而“围城”中的不少公务员却啧有烦言。将公务员脸谱化、标签化甚至污名化,对公务员并不公平,容易刺伤人心;不分青红皂白,武断地认为所有的公务员都有机会权力寻租,甚至已经权力寻租,同样是轻率而轻佻的。[详细]

     

  • 真假“哭穷”

     

     

     

    真正穷的公务员不是没有,在现实中会占到不少的比例。比如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底层公务员们,他们的收入的确不高。即便在诸如深圳这类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里,底层公务员的收入也不是很高。之所以说底层公务员收入不高,就是因为他们除了工资收入,就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了。而这类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和时下飞涨的物价相比,会让他们有“欲哭无泪”之感。

     

    还有一些公务员则是假“哭穷”。这类公务员表面上收入不高,实质上其背后隐藏有灰色收入。可以说,他们工资基本不用,靠灰色收入就足够其风光生活。比如前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在还是南京市代理市长时,曾经很“亲民”和“深情”的说过,依照他的工资收入,哪怕是十年,在南京也只能买个小房子。可季建业的“收入”果真如此不堪么?事实证明,季建业完全不用靠自己正常工资生活,他的非正常收入要远比正常收入高出很多倍。[详细]

     

  • 如何“加减”公务员工资

     

     

     

    偏远地区基层公务员、高房价下大城市的年轻公务员,他们的工资相对来说确实低了些;还有那些“5+2”且“白+黑”的公务员,他们也应该体现“按劳取酬”。但总的来说,公务员如果要实行普惠制加薪,那应该做“加法”之前先做“减法” 。

     

    首先,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应减至零。公务员的所有收入,应该明明白白地向广大纳税人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其二,人员编制要裁减。659.7万、678.9万、689.4万、702.1万、708.9万——从2008年至2012年底,四年间全国公务员数量增长近50万人。这其间,有些公务员,五十二三岁便令其“退居二线”而让其“上班时间逛大街、逛公园”;而纪检、监察机关去暗访,有的公务员上班时上网玩游戏,甚至于上班时间去菜市场买菜。[详细]

     

    而给不给公务员加薪,按理说是由广大纳税人说了算的。纳税人看你服务态度好干活卖力,也不可能不给你加薪;要是你干活不卖力,还只知一味的索取,纳税人就有权将你解雇了。在企业里,企业主会如此,那么我们纳税人是否有这个权力呢?那些“哭穷”的人大代表,是否考虑过纳税人的感受和体会,又是否能说出一个让纳税人心服口服给你们加薪的理由呢?[详细]

     

  • 当官本该不易

     

     

     

    这种针对官员和权力的监督、约束制度,不仅包括其工作领域、“白色”利益,也同样包括和官员、公务员生活相关的监督、约束规则、制度,同样将官员、公务员可能的“灰色利益”包含、覆盖在内。道理很简单,由于官员、公务员手握公权力,而这种公权力赋予他们在特定领域“生杀予夺”的能力和权威,这种能力、权威很容易主动或被动地成为寻租和交换的筹码,为官员、公务员及其家属带来职务行为以外的私利。官员、公务员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其“私生活”就越来越不能不“无私”和透明,不能不被随时随地置于制度的约束和舆论、社会的监督之下。

     

    权力这东西,原本就具有极大的腐蚀性和杀伤力,如果手握权力的官员、公务员当官当得太容易、太轻松自在,就意味着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出了问题,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旦如此,就一定会出大问题。官员、公务员享受一定的工资、福利待遇,但相应地也要牺牲许多自己和家人的隐私、便利,接受较常人更多的监督和制约,一言以蔽之,“当官不易”,本就是法治社会的常态和必然。[详细]

     

    (编辑:杨公振)

结束语

目前中国官员、公务员所面对的一系列禁令和“紧箍咒”,本应是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正常步骤,是一个过程的开始、而远非结束,“当官不易”必将、也理应成为一种常态,唯如此,中国才能真正迈向法治社会。

调查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