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周报(11月1日-7日)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出重要批示:将智库发展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中国第一家针对智库的媒体平台中国网“智库中国”(think.china.com.cn)推出智库周报,梳理智库的动态和专家观点,呈现最高端的思想声音。
一.智库动态
中国网举办APEC智库沙龙聚焦峰会热点话题
APEC是中国发展与亚太合作关系的一个大平台,是推动中国国内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塑造和平周边环境的重要抓手,因此中国要积极参与进来,同时发挥独特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之间发挥着示范和桥梁的作用。[详细]
“金砖国家经济智库论坛”共谋改革国际金融体系
金砖这个概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充分说明金砖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越来越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如何进一步把金砖国家的合作体作用更好发挥,去面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把具有差异的金砖国家更好协调起来,是一件关系世界经济格局的大事。[详细]
北京APEC: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展现大国实力与责任
今年APEC会议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建设”、“反腐败”等议题都是外界瞩目的焦点。与此同时专家普遍指出,“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将成为本次会议的重头戏。[详细]
中国智库首次参与承办G20峰会官方分论坛
G20峰会是全球应对经济和金融挑战的论坛,成员国拥有全球GDP的85%和全球贸易总额的80%。G20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最初为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升格为领导人峰会。[详细]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解码习近平的未来愿景
习近平主席的新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前所未有的。分析此书能否阐明习近平的想法并照见中国的未来?考虑以下七个框架或者角度:出版目的、总体主题、内容分析、发展的因果关系、国内目标、国内措施和国际原则。[详细]
专家预测:中国亚太新战略致力增信释疑
随着中国崛起加快重塑亚太格局,美国顽固谋求“亚太主导权”越来越行不通,其自以为高明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实属不智,如不及早改弦更张,势必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战略败笔”,该战略至少存在四大缺陷与误区。[详细]
翟国强:国家宪法日让宪法观念深入人心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并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据决议提出的建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详细]
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聚焦雾霾
雾霾天气不断来袭,开山炸石每年就为京津冀地区“贡献”10万吨潜在PM2.5形成物,号称“比非典还可怕的雾霾”。11月1日至2日,“2014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治理雾霾、循环经济与污染防治战略成为重要议题。[详细]
专访中华博士会秘书长:房地产开发商面临大洗牌
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对目前的房贷政策进行松绑,其中诸多实质性的政策调整直接利好楼市。如今这一政策满月,这一政策对楼市是否产生了影响?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中国的楼市未来是否会重现“人傻钱多”的暴利时代?[详细]
二.智库观点
《行政诉讼法》大修:公民权更有保障
原《行政诉讼法》共75个条文,修改或新增条文多达61个,改动之大,可见一斑,同时也说明修改《行政诉讼法》之必要。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有多处值得乐道,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行政诉讼在解决行政争议、保护行政相对一方权益方面有突出表现。[详细]
俞可平: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从长远看,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从目前看,其对于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公平正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详细]
何毅亭: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决定》科学总结我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治国之道的历史经验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提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这一科学结论,并对依法执政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详细]
莫纪宏:开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篇章
《决定》从七个大的方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了宏观的政策指引以及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总体部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搞好各项法治工作的总的行动纲领。[详细]
沈宝祥:为什么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为什么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详细]
翟永平:如果治霾成功,中国最有可能获得哪项诺贝尔奖?
雾霾的确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以及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其实,早在雾霾成为一个公共话题之前,各个学科的专家就已经开始琢磨PM2.5那些事儿,自2013年以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陆续公诸于众。 [详细]
张宇燕:国际秩序和中国外交
“秩序”实际上就是一套规则。国家之间的“游戏”都是在特定的国际规则下“玩”的。比赛的胜负取决于选手的实力,这话对,但不够完整。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赛胜负也取决于规则。举个例子:100米赛跑,世界上恐怕没人跑得比牙买加人博尔特快;但如果修改一下规则,比如跑到50米时必须停下来解两道数学题,答对后再接着跑,那比赛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详细]
三.智库研究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智库建设的样板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孙玉红介绍CCG的目标是“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世界眼光为中国献策”,不仅致力于用思想与智慧影响中国,还致力于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详细]
中国智库迎来发展新机遇
我国的改革发展,为一流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有利机遇。随着政策研究体系与研究生态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智库必将劈风斩浪,承担起促进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重任;同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出中国声音,体现中国软实力,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智库。[详细]
王莉丽:智库形式建设”亟需转向“智库内容建设”
近年来,我国智库发展出现令人欣喜的快速发展迹象,智库热席卷全国。另一方面,在这股智库热潮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不足和问题。应如何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下一步发展?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莉丽。[详细]
建设一流智库需一流人才支撑“旋转门”制度被寄予厚望
中国智库的发展需要有高水平的人才支撑,就此有的同志提出要建立人才储备,特别是通过“旋转门”制度让很多社会精英到智库来工作,为政府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是国际上智库发展很成功的经验,我们也需要借鉴。[详细]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