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中的中国经济

    嘉宾: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燕生
   时间:2008年7月22日15:00
   简介:当前全球经济扑朔迷离,次贷余孽不减,而我国一直被看好的经济形势,受到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阴影的影响,也面临着90年代上半期以来最严峻的形式,通胀和增长放缓。我们很荣幸的请到国家发改委张燕生教授做客中国网,为您解读当前全球和中国经济形势,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世界环境中的中国经济

活动描述

  • 嘉宾: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燕生
            时间:7月22日15:00
            简介:当前全球经济扑朔迷离,次贷余孽不减,而我国一直被看好的经济形势,受到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阴影的影响,也面临着90年代上半期以来最严峻的形式,通胀和增长放缓。我们很荣幸的请到国家发改委张燕生教授于22日下午3时做客中国网,为您解读当前全球和中国经济形势,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是正在直播的“中国访谈·世界对话”。今天我们本期中国访谈的主题是世界环境中的中国经济。我们为大家邀请到嘉宾是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先生,他将就很多热点的经济问题与我们大家做一个解读。张所长您好,非常欢迎您来到中国网做客。

    2008-07-22 14:47:52

  • 张燕生:

    谢谢。

    2008-07-22 14:48:28

  • 中国网:

    我们注意到一个数字,商务部6月份公布的数字,6月份出口增速跌破20%,这个数字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您觉得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这个数字?

    2008-07-22 14:48:56

  • 张燕生:

    我觉得造成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速跌破20%,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当前世界经济的下行,或者是下滑的迹象目前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当我们说世界经济下滑,尤其是世界经济当中起主导作用的美、日、欧经济普遍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这样就对我们依靠外需,因为我们知道,出口增长是外需的函数,世界经济好,对于出口产品的需求大,中国出口的增速就高。因此,当全球世界下滑,我们的出口往往会变得非常的困难,因此构成了我们出口减速的一个外部冲击因素。

    2008-07-22 14:49:18

  • 中国网:

    外部原因。

    2008-07-22 14:51:12

  • 张燕生:

    这个外部原因的复杂性表现在我们现在必须要判断。也就是说,世界经济下滑的迹象,或者是趋势,它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这个直接对我们中国的出口企业非常重要。如果是短期的,经过三、五个月,半年、一年调整以后,美国经济又能够恢复到像前十年这样平均比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样对世界经济的增长是一个明显的带动作用,对于出口企业是一个暂时的冲击。如果是长期的,对我们的出口企业来讲,就将面临一个较长期的世界经济越来越困难的形势,这个时候对我们的出口企业是一个大的考验。

    我们现在还不能说,世界经济一定是一个长期的下滑趋势。但是我个人觉得至少是两年,也就是今年和明年世界经济形势,尤其是美国的下滑趋势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我们国家的出口企业和出口部门要对此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2008-07-22 14:51:28

  • 张燕生:

    第二方面的因素,就是中国经济目前进入一个调整的时期。这个调整时期非常明显的就是从去年的5月份开始,我们国家对“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型产品加征了出口关税,有少部分产品加征了出口许可证管理。去年6月、7月份分别对2000多种产品取消或者下调了出口退税率,对2000多种产品的加工贸易产品的政策进行调整。

    后来新的《劳动合同法》对用工的成本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包括现在宏观调控中的土地管理、煤电油运目前的紧张状况都产生了一个成本上升的压力。所有的成本上升压力就构成了从内部的,由于政策的调整而产生对出口企业的调整的需要,或者是调整的影响。这个影响我估计恐怕要今年和明年两年左右,持续两年的时间来化解。目前,政策调整和体制调整,包括成本上升,这些因素是构成出口企业的困难。

    所以我们说,内外经济的因素构成了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数据有所减速,而这个影响恐怕今、明两年都会伴随着我们的出口企业。

    2008-07-22 14:53:13

  • 中国网:

    从中国出口的情况能够反映出世界经济怎样的趋势?

    2008-07-22 14:54:35

  • 张燕生:

    世界经济的趋势我个人认为,刚才我说了内因和外因的变化,如果这个趋势是一个长期的话,我们的研究很担心的就是,有可能长期趋势,也就是全球经济的阶段会发生一个变化。这个变化是很多朋友讲的,全球经济会不会进入到低增长、高通胀的时期,这个可能和前十年或者是更长一段时间的世界经济有一个变化。

    我们知道,前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全球经济某种程度是一个高增长、低通胀的事情,我们说这个东西会不会变化呢?我个人觉得,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从低增长的角度讲,刚才我们说了,如果美国经济减速,如果美、日、欧的经济减速,如果美国经济减速和美、日、欧经济减速没有一个新的增长因素带动它,它有可能使全球经济的增速在未来都进入一个和过去相比都相对缓慢的时期。原因有两个因素。

    2008-07-22 14:54:49

  • 张燕生:

    一个因素就是美国IT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所带动的创新浪潮,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在2000年下半年IT泡沫以后,这个因素就出现了递减,它对世界经济的支撑作用实际是随着时间而下降的。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仍然是一个比较好的态势,为什么?因为我们会发现IT革命的泡沫在破灭时,还有一个因素对美国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的,就是美国的消费。

    我们知道,美国的消费在他们的GDP中间所占的份额大概有70%左右,消费当中有50%是属于信用消费。也就是美国的银行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在这个时候实际上支撑了美国的消费,支撑了美国房地产的消费,而消费当中一半左右的因素是有美国的信用制度的,包括金融创新的作用。

    2008-07-22 14:59:05

  • 张燕生:

    所以我们会发现,2001年全球经济减速,美国经济衰退的时候,美国的消费还很强劲,美国的房地产还很强劲,而支持美国消费和房地产背后的金融创新、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在这方面支撑了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增长。但是非常遗憾,我们会发现2007年的次贷危机爆发,而次贷危机恰恰打击的就是美国的信用,打击的就是美国的创新,打击的就是支撑美国的消费和房地产的整个一套从信贷开始一直到资产政权化,一直到支撑美国经济的核心板块,就是消费、房地产、金融和它整个的信用制度。

    这样以来,我们说这两件事合在一起以后,我们发现在技术和金融方面,支撑全球化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进入到调整时期,要想从IT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科技革命,它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调整。要想从美国的金融创新、金融一体化、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次贷危机的打击下,要缓过劲进入新一轮支持,我觉得它也需要调整。这个调整都会在一段时间内降低美国的经济增长。

    2008-07-22 15:00:36

  • 张燕生: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中国在前三十年,我们用1亿多,将近2亿农民工和低成本劳动力参与了国际市场,支持了中国经济,同时也支持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目前这个因素的逐渐缺失使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挑战时期,这就意味着很有可能从全球经济来讲,可能会进入一个中低速的调整时期。

    从高通胀来讲,主要也是两个因素构成的。一个是全球化,尤其是金融的全球化产生了资产和金融工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流通、交易、运作。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构成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使我们的全球通胀,就是由以前的通缩转向通胀奠定了一个货币基础。

    另外一方面,从2003年以来,尤其是2005年以来,世界经济的需求上升所产生的对目前油价的上涨和粮价的上涨,以及在国际市场上投机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价格的急剧上升和宽松的货币环境的结合,就构成了我们发现的通货膨胀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

    2008-07-22 15:10:34

  • 张燕生:

    我们说,从国际环境的变化来讲,很有可能我们今后发展中也会进入到增长,相对是中低速增长,通胀压力会比较大。在这样一个国际环境中间开展我们的贸易、投资、生产、服务等各项活动,这对中国来讲,我觉得一个非常大的影响,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多的影响就是确确实实我们相对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也就是说,我们前三十年支持经济发展和出口增长的一个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我们的煤电油运成本低。现在很难说中国成本低,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上升,土地的成本在上升,各项要素的价格,一个是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导致这些成本上升;还有一个就是前三十年改革以后,我们进入到相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阶段。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变化。以前低端的、低技术的、低增值的要素禀赋的结构可能进入的更贵,因此就要求我们的产品技术比以前更高,增值含量比过去更高,管理、技术和市场创新的能力比以前更高。为什么高呢?因为我们贵。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对我们的出口也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我们的出口部门从一个长期的角度看我们所面临的冲击、压力和困难。

    2008-07-22 15:11:25

  • 中国网:

    我们很想知道,现在劳动力成本都在上涨,我们对外出口是否还有优势,优势在哪里?

    2008-07-22 15:15:14

  • 张燕生:

    我们的优势非常的明显。我们过去的优势主要是低素质的劳动力,一个比较明显的就是农民工。我们的农民工吃苦耐劳,我们的农民工愿意加班加点,我们的农民工愿意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工资上涨的很少。珠三角的一个教授研究,说珠三角在2005年以前的过去十年,他们的工资上涨只增加了26块钱。今后可能这种情况就会有变化,这种情况变化以后,就要求我们的劳动力从过去受到很少培训、教育的劳动力,变成更多的受到良好的教育,甚至要经过良好的培训的劳动力,这样才能够生产出更高技术含量和增值能力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传统的比较优势,过去是纺织、服装、箱包、鞋帽,实际上这些也有卖得很贵的产品。尤其是一些女孩子喜欢买世界名牌,我们知道世界名牌是非常贵的,我们会发现它不但有很贵的品牌价格,而且还有无形资产,而且他们的产品有非常高的品质。我们说一个非常高的纺织品的衣服,如果是棉纺,就从种子开始,一直到棉花的种植,一直到纺纱,道道工序如果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品质,这样就能够生产出比较高的产品。

    2008-07-22 15:15:43

  • 张燕生:

    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使我们的纺织服装能够生产出很高规格和品质的衣服呢?要从种子开始,一直到耕种,一直到纺纱,也就是说道道工序比过去来讲都要更加精准,就要求更多受过教育的人,有可能大学生要进入棉花田里面,从种子开始,他们要进行很多的环节。他们很多的工人和工班长都要受过良好的职业培训,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比较优势的概念,就是我们要生产出更高档次的产品,我们传统的纺织、服装、箱包、鞋帽必须要提升,而且我们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增值含量和技术含量也要提升。这个时候我们要增加更多的教育、培训,增加更多的研发、管理、市场创新的东西,进入到我们的出口产品中间去。

    原因是我们贵了,我们人贵了,我们就要用更好的人。原材料贵了,就要用更好的原材料,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我们的产品在新的档次上构成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一个是外部的冲击、内部的调整对企业所产生了困难。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比较优势需要调整和转变,转变的方向就是有更高的教育、人力资本积累、管理,有更精准、更全面的现代化管理,也包括研发等等。

    这样你就会发现,确实我们的生产,不但是生产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生产出更多、更值钱的出口产品,而且我们要围绕生产所提供生产增值服务,这方面要提升。刚才我讲的很多东西不仅仅是制造行业,还有服务行业,包括研发、培训、设计、销售,整个链条是需要一个转型和升级,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2008-07-22 15:16:56

  • 中国网:

    现在我们也看到很多报道,比如在沿海的一些出口企业,以前就是靠廉价的劳动力竞争优势,现在已经在加大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这是他们调整的一个方向。我们知道中国商品出口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一直特别高,现在出口增幅下降,对宏观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008-07-22 15:18:57

  • 张燕生:

    宏观经济还是要贯彻十七大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宏观经济。过去我们比较多的是依靠出口拉动GDP增长,依靠投资拉动GDP增长,也就是说消费在拉动GDP增长的作用不如和我们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希望在拉动GDP增长的因素中间,不但要有投资、出口,更要有消费。

    刚才我们说了,消费在美国的GDP增长中占了70%的份额,这个方面我们的差距很大。我个人认为,当我们的出口出现了调整,也就是从现在的比较优势,提升到一个新的比较优势。作为出口的企业,他们要做更多的努力。但是在做这些努力的时候,不免会有一些小的企业要停产、减产、转产。在这个过程中,对GDP的贡献中,我们的出口部门会出现一个下降的情况。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在下降的调整过程中,希望其他的因素能够弥补,包括消费的增长。

    2008-07-22 15:20:49

  • 张燕生:

    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出口可能会有一个下降的压力,但是制造仅仅是用制造来创造出口价值的情况,在下一步可能需要变化,就是我们是不是能够有更多的生产性的服务,来提高我的出口购买力,像更多的研发、售后服务等等。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比如我们最近到广东去调研,到浙江去调研,到江苏去调研,我们明显的发现我们国家的长三角、珠三角一带,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很多省份已经从过去比较强调第二产业制造,比较强调出口,开始专向了制造和服务能够互动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招商引资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希望有更多的研发中心,包括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也包括国内的企业所设立的研究中心,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培训中心,来培训人力资源。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销售中心、综合物流和运输的中心,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新型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等等。也就是说,他们非常的希望东部沿海地区成本上升,在目前的出口部门面临调整的情况下,会发展东部地区,实际上你会发现他们的产业结构已经出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迹象。

    2008-07-22 15:23:46

  • 中国网:

    这种转变容易吗?

    2008-07-22 15:27:55

  • 张燕生:

    非常的不容易。但是我们想一想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的出口是什么东西。85年以前,我们出口的主打产品是原煤、原油,都是一些自然禀赋的产品,就是你用你的劳动力把老天爷给你的煤炭、原油、木材砍下来、挖出来、运出去出口,来换外汇。那么什么时候纺织、服装、箱包等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成为中国出口的主打产品呢?是80年代中期以后。真正机电产品大规模开始兴起时,我们的出口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在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

    当我们在1985年的时候,我们想中国要出口一些机电的产品,像奇瑞出口汽车,海尔出口电冰箱。在85年的时候,我们想容易吗?我指的是出口原油的时候,当时中国的老百姓家里梦寐以求,但是买不起的,像汽车、电冰箱的时候,我们想那可能是一个遥远的目标。但是今天会发现,你的家里有车,我的家里也有车,这个变化是巨大的。

    因此我们说,中国现在开始要走研发、管理、培训、提高人的素质,开始要一步一步由低素质的劳动力投入转向中高素质的劳动力投入,使产出的价值含量和知识含量更高。我们说这肯定相当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沿着这个方向坚持20年,很有可能你突然会发现,中国的比较优势就变了,很有可能我们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像周边的临近企业,像台湾企业、韩国企业、日本企业。你会发现,台湾企业、韩国企业、日本企业的发明专利目前比我们高,他们会讲英文的员工比我们多,他们生产的增值能力比我们高,也可能20年以后,我们说我们也能做到这样,只不过从现在的出口企业开始,我们就要自强,就要开始做准备,进行调整。

    从国家的角度讲,我们非常希望国家在这个转变中,应该营造一个更好的创新环境,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这样让一些自强的企业、出口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适应得更好,使一些真正努力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在这个中间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我们比较优势转变、阶段转变的领头羊。这是我们非常期待的。

    2008-07-22 15:28:23

  • 中国网:

    您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其实中国的企业经历过很多次的转变过程,也完成了当时很多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现在只是其中的一次,过程虽然很艰难,但是结果一定会非常美好。

    2008-07-22 15:33:11

  • 张燕生:

    要努力,努力的企业结果可能会很好。

    2008-07-22 15:34:04

  • 中国网:

    这个话我们要说得很谨慎,努力的企业就会非常美好。

    2008-07-22 15:34:15

  • 张燕生:

    就是我们的企业一定要自强,第二要努力。努力和自强的企业会好的原因就是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企业,什么是好的企业家。我们说,好的企业和好的企业家一定是像目前温家宝总理讲的,今年的国际环境是十分困难的一年,好的企业是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中仍然能够自强和创新。什么叫创新?就是创造出过去别人做不出来的产品、技术、市场、管理,有创新就会有创新的收益,你的产品是别人所没有的,你的管理是别人没有的,你的技术和设计是别人没有的,因此在这个市场中间,你的成长会更快一些。

    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是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里,市场经济就是一个竞争压力,竞争的压力要迫使每一个企业都非常的努力,尤其在今年这种困难的环境中。

    2008-07-22 15:34:36

  • 中国网:

    我们节目进行当中,有网友发来提问说:张所长您好,世界经济目前面临通胀和减速的双重压力,根据您掌握的情况,我们自己的情况怎么样?您认为较好的宏观调控应该偏向哪方?

    2008-07-22 15:35:31

  • 张燕生: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原来讲的是双方,就是防通胀、防过热,我们以前宏观调控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有效地控制通胀。从目前的环境来看,越来越多的朋友们都意识到我们现在要增加一方,就是防经济下滑,防经济衰退。在这种情况下,防通胀和防衰退哪个更重要?

    我个人是这么看的,我们现在实际上是既要防通胀,又要防衰退。也就是说,我们过去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哪只手都不能软。很多朋友讲,说我们知道经济学有一个词叫“菲利普斯曲线”,它讲的是通胀和率衰退之间是一个替代关系,不可能两个都要。你要通胀,就可以避免衰退;你要是反通胀,就要付出衰退的代价。不可能两个都要。

    但是事实上,从全球的情况看,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有两个案例。一个案例是欧洲的,一个是美国的。我们会发现,欧洲的案例是反通胀,付出的代价就是经济的低速增长,当时紧货币、紧财政就是要反通胀。因此欧洲在1979年反通胀以后,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通胀率控制在3%以下,非常好的控制了通胀,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它的失业率高达2位数,就是达到10%,这个代价非常大,相当一部分人失去工作。

    而且我们发现在反通胀时期,欧洲的生产率很低,付出了一定代价。但是当时的欧洲在宏调的时候,它为了反通胀付出了高失业的代价,但是它有它的目的。因为上个世纪整个80年代,欧洲要为1999年启动欧元,实现欧洲经济一体化来打基础,它为了实现能够成功启动一种新的货币,叫欧元,来实现统一的大欧洲,它付出的代价就是在反通胀方面付出了一定代价。

    2008-07-22 15:35:55

  • 张燕生:

    但是我们同样会发现,在那个时期的美国当时反通胀,但是它的货币政策是从紧的。因为我们知道,通货膨胀说到底是一个货币现象,因此要反通胀就必须要卡出货币。当时的美国在反通胀过程当中,货币是比较从紧的。但是它的财政政策是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就是货币是从紧,但是财政相对是比较有结构性,就有保有压,有紧有松。有紧有松的核心目的实际在当时,既要反通胀,又要促增长,怎么才能够促增长?增长中间最重要的是企业。也就是说,企业有了活力,增长才有保障。

    因此美国当时在财政政策上为了使企业有活力,为了使企业能够在反通胀时仍然保持投资和创新,所以那个时候美国在80年代初期采取的政策就是大规模的减少企业的税和费,给企业大幅度的减负,减少企业的负担。企业的负担减轻以后,税费减少以后,企业就有更多的钱用于投资、研发、创新。企业有了活力以后,它通胀的环境是从紧的,但是企业的活力是充沛的,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他的经济有变化。

    2008-07-22 15:38:41

  • 张燕生:

    另外一个方面,当时既要反通胀,又要促增长,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让市场起作用,让市场竞争的机制起作用。就像我们刚才讲的,你要让努力的企业,让愿意自强的企业能够在这个压力下脱颖而出。当时美国也采取了大规模的减少政府的经济管制,政府减少对经济的管制,政府的作用退,市场竞争压力就进。市场竞争压力进入以后,这个时候从环境角度讲,更有利于好的企业创新和努力。这个时候经济的活力变得更加充沛。

    第三个方面,财政有保有压怎么体现?就是在财政支出的时候,当时美国的政策要求是富人的政策,它压的是教育、社会福利,它当时有一个信念就是你要接受高等教育,你就要努力地学习获得奖学金,你要不能获得奖学金就要去勤工俭学,为自己的教育买单。高等教育收入是自己的,因此成本也应该自己的投入,减少了对教育的支出。

    还有一个就是减少对社会福利的支出。穷人要想过好日子就要努力工作,不要躺在社保的计划上。它整个的东西,还包括很多压掉社保和教育,增加了什么?增加了军费,军费的支出和军事研发的支出。军费支出包括《星球大战》,包括后来搞的信息高速公路,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企业提供自己很难承担的公共研发支出,这笔钱政府买单。就像IT革命,IT重大技术突破如果单靠一个企业很难。所以你会发现,所有做出来的东西从1979年开始政策转向,1980年开始做,在89、90年两年的经济衰退,然后从91年2月,美国进入了新经济,就是IT革命和创新浪潮。

    2008-07-22 15:39:56

  • 张燕生:

    所以我们说今年的宏调,我们究竟是反通胀还是反衰退?我们要反通胀,我们的经济要紧缩;我们要反衰退,经济就要放松。我个人的建议是,首先反通胀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和目标,也就是说从紧,控制住银根,来成功的执行反通胀政策。另外一个方面,同时要促增长。所谓促增长,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压力,比如说就业就是压力。经济紧缩以后,有很多企业会倒闭,企业倒闭就会有很多工人下岗,我们的成本上升和很紧的货币政策,很多的企业就会转移,有些向中西部转移,有些向越南、老挝、孟加拉转移。

    现在我们说现在劳动力成本贵了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机器排斥劳动。很多的企业愿意用机器,而不愿意用工人,这样就业压力就会很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反通胀,又要保就业。怎么能够保住就业?除了刚才说的创新环境、市场竞争环境,我觉得就是中小企业,在整个反通胀中,我们要高度关注在宏调中怎么帮助中小企业完成大的环境的政策调整。

    2008-07-22 15:41:35

  • 中国网:

    下一个网友说:中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巨额的外汇储备对中国到底能够起到一个怎样的作用呢?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

    2008-07-22 15:42:41

  • 张燕生:

    我们现在确实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是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它有什么作用呢?首先最大的作用就是信心。什么信心?人们会发现,无论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十分的困难,从中国的经济来讲,始终能够保持稳定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有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这是整个宏观平稳增长的信心的象征。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1.8万亿外汇储备仍然太多。这笔钱如果是必须的外汇储备资产是多少呢?可能是4100,5100,这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钱能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比如最近我们刚刚公布去年的对外金融资产的状况,我们会发现,我们在海外直接投资的资产有5%,这个5%是在海外的直接投资,就是FDI,中间的外汇储备资产有67%,那么67%的外汇储备资产往往会持有在收益率相对比较低,流动性相对比较高,安全性比较高的资产上。

    实际上我个人觉得,我们今后可能把外汇储备资产保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把30年改革开放所积累的这么大一笔财富管理好,用好。这样对我们下一步,未来20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我们知道,外汇储备最后是国际收支的一个结果,国际收支的构成是由经常项目部分构成,经常项目主要的项目就是货物贸易的差额,就是平时老百姓说的就是贸易的顺差和逆差。现在从1994年以来,我们一直是贸易的顺差,实际上我们贸易顺差尤其从2000年以来,这个部分的顺差增长很快,一年要增加2000、300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今后如果这个部分做了改革,我们的顺差没有这么大,就意味着外汇储备资产从贸易顺差流进来的就会减少。

    2008-07-22 15:43:02

  • 张燕生:

    第二个方面,最大的项目就是资本和金融项目。这个中间主要是三个部分,一个是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就是FDI;一个部分是证券投资;还有一部分是其他投资。从2005年以前,应该说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都是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有着顺差,就是外汇储备的斥资里面,有很多的水是从资本流入,外国人提着钱到中国来,这种资本流入注进去。如果我们今后的国际收支结构发生了变化,就是贸易的顺差会减少,资本的顺差会减少,那么贸易储备的钱就会减少。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就是人民币汇率如果升值,什么是升值?如果人民币这个货币以及以这个货币为代表的资产变得越来越贵,那么人民币的资产需求就会越来越少。这个时候突然会发现,人民币成了大家想的东西,外汇大家不抢了,这个外汇储备的水也会减少。

    第四个流出,也就是外汇储备这个池子本身是可以有一部分的外汇储备资产可以变成非外汇储备资产的。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移到国家的资产负债表,这笔钱用于对外投资,或者用于其他方面,这样一来这个池子的水也会流出。今后对中国来讲,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把这几个环流管理好。一个是人民币升值或者是波动;一个是今后20年的海外投资,走出去的战略;第三是贸易,贸易是包括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就是贸易的顺差和贸易的差额未来长期的变化趋势;第四是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变化。

    从目前来讲,对出口企业比较困难的来源于这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来源于贸易顺差过大所产生的贸易摩擦的压力,也来源于外汇储备这么大的投资以后,我们要增加对海外的投资缺少经验、缺少人才,缺少真正懂得全球投资和并购的企业。这也是今后我们企业要面临的问题。

    2008-07-22 15:45:50

  • 中国网: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北京奥运的,和奥运经济有关。他说:自北京获得奥运举报权之后,奥运经济的概念就在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出现,甚至被一些人借来炒作股市。现在奥运会马上就要举行了,在您看来,奥运对经济的提升作用是不是该峰顶了呢?现在看来,奥运对经济的拉伸到底有多大?

    2008-07-22 15:48:00

  • 张燕生:

    因为奥运对中华民族非常重要,为什么重要呢?原因我们知道。我们看看历史,历史上的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辉煌,非常伟大的民族。我们会发现,一直到1820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我相信绝大多数网友都明白。

    1820年按照OECD非常权威和著名的学者麦蒂森的统计分析,中国在1820年的时候,在世界经济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美国的地位。我们真正从强盛到衰退就是100多年的历史,我们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经历了一次一次被侵略的历史。这个最重要的变化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另外一个就是1979年改革开放。我认为一个新的历史标志就是奥运会,奥运会真正使中国成了一个无论是国力,还是民族的自信心都很强大的国家,所以一定要举办一个全球性的盛会。所以它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说办“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实际上我觉得它是中国发展非常具有标志的一点。

    2008-07-22 15:48:28

  • 张燕生:

    我们知道很多的周边经济,像日本,东京举办的奥运会,韩国1988年举办的首尔奥运会,以及现在的北京举办奥运会,它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刚才说了,比较优势要升级了,所谓比较优势要升级就是整个经济要上一个台阶了,奥运会是要上一个台阶了。我觉得它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至于说股市,至于人们说会不会有一些企业能够在中间赚钱,我觉得这完全是一个企业的行为,是一个市场的行为。股市也是人们在股市上交易的时候的一个预期行为,也可能乐观,也可能悲观,也可能赚钱,也可能赔钱,这都是属于企业和市场的自然行为。从它的意义来讲,世界上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中国,我觉得有这么一个盛会让大家来中国,了解中国,这对于我们的发展特别有好处。

    因为我研究经济,我们从来会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开放有利于发展?后来我们从理论上研究,因为有贸易。后来人们说穷国搞贸易,卖的东西都不值钱,卖的越多越便宜,怎么可能发展呢?我们说有投资,人家说你那么穷,人家企业不会到你这里投资,而投资也是用你低成本的劳动力,怎么可能有发展。有些人说,有内升性增长因素,实际上我们后来发现,为什么开放有利于发展?因为开放有利于国际交流,就是我们会发现30年改革开放对于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开了13亿人的窍,使13亿人懂得和世界的接触,我们要追求一种共赢,这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发展的动力。

    所以奥运会是非常重要的活动,能够更好的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交流,这种交流既有利于世界发展,更有利于与中国的发展,这样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进步会越来越有坚实的物资和基础。

    2008-07-22 15:49:17

  • 中国网:

    那后奥运经济会不会像人们说得那样减速呢?

    2008-07-22 15:52:36

  • 张燕生:

    我相信会。我说2008年、2009年,这两年的外部环境,外部的冲击会变得非常的激烈、动荡。内部的调整、改革,包括刚才讲的,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政策环境的调整等等,2008、2009也是国内企业经营、出口会非常困难的两年。对这两年我甚至有一种看法,就是明年可能比今年更加困难。

    从我们两个今天谈,一开始我就是这么讲的。所以我个人是这么预测的,我也希望我是错的。我觉得有可能明年比今年,我们的企业和经济面临的困难更多。如果今年中国经济能够保持10%的增长,那么明年可能会低于10%。原因在于刚才讲的,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企业适应相对劳动力成本提升所带来的比较优势的变化所付出的调整的代价,在今年和明年两年都会是一个付出的两年。只不过谁能够付出的好,谁就在今后能够笑的更好。这一点我从来都是非常相信的。

    为什么我说今年比明年更困难呢?今年有很多因素,但是今年有奥运会,奥运有很多大项目,有很多的国际友人,是一个非常多的、乐观的因素在支撑。奥运会结束以后,我相信面临的调整的压力大一些。

    2008-07-22 15:52:53

  • 中国网:

    今天非常感谢张所长在中国访谈对经济热点问题进行解读,但是唯一遗憾的是今天的时间比较紧,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展开谈,还没有涉及到。欢迎张所长以后经常到中国访谈做客,和我们的网友见面、聊天。

    2008-07-22 15:54:21

  • 张燕生:

    谢谢你,谢谢网友。

    2008-07-22 15:54:41

  • 中国网:

    谢谢您。我们下期再会!

    2008-07-22 15:54:53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btamedia/wms_content/fangtan/2008/324_080722b.wmv

图片大图:

  •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燕生做客中国访谈

    中国网 杨佳

  • 内外经济的因素构成了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数据有所减速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访谈现场

    中国网 杨佳

  • 将面临一个较长期的世界经济越来越困难的形势

    中国网 杨佳

  • 我国消费在拉动GDP增长的作用不如和我们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

    中国网 杨佳

  • 产业结构已经出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迹象

    中国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