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中国本土文化全方位发展和在数量质量上全面提升的过程”。回顾过去五年,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取得了取得丰硕的成果。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突飞猛进,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和价值影响力上都进一步扩大。[详细]
以论对策
-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最有力的支撑
-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无论哪个国家都无法比相提并论的。十一五以来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打造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包括发掘中国文化软实力那些潜在的东西,让它重新焕发生命,焕发生机,重新得到激活,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详细]
- 五年来最大进步是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改革
-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直指文化市场多头治理的弊病,把原来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几大部门分设的分类文化市场的执法队伍和交叉管理权限,进行了整合优化,重新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这是一个良好的趋势。[详细]
- 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鼓励更多的民间交流
- 我们应尽量多鼓励民间的东西走出去,多做民间的交流。我们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学,学了以后才能更好地走出去,这个对外文化交流中央原来定的政策,叫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是文化主权的体现。以我为主,文化主权为我所用这是必然的。[详细]
文字直播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那么五年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都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对外的文化吸引力和价值影响力上有哪些提高?未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又该如何发展?观点中国频道有幸邀请到,著名文化研究学者徐世丕先生,进行深入分析解读。
观点中国:回顾过去五年,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有了怎样的发展?在社会风气、个人素质、精神价值等方面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徐世丕:首先,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实践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我们先来看看文化行业的实践成果。
“十一五”以来,国家对于软实力发展高度重视。实际上十六大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中国本土文化全方位发展和在数量质量上全面提升的过程,它包括文化创作,艺术创作生产、传播、消费诸多方面。只有生产出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并通过这些产品的有效消费与传播,才能够实现文化产品影响人们精神层面、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进步这样的软实力效能。
文化软实力必然依托文化产品消费来体现,即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接受度和影响力来体现。“十一五”文化行业的发展,可以称之为跨越式发展。比如说文化产业。现在的年产值已经过万亿。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但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不高,不足GDP的3%。又如电影业,包括我们国产电影,这些年发展也很快。2003年我们的电影票房还不到20亿元,2010年我们突破了百亿,2011年是131亿。在数量上,中国影片生产数量以及电视剧生产数量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电影产量已排第三,电视剧世界第一。我们动漫产业也发展很快,22万分钟产量。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发挥软实力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比如说《亮剑》、《潜伏》这样的电视剧,它对人的影响力,尤其是人们对信仰的力量的认识,是很多空洞大道理与说教难以达到的。还有就是这些年我们出版了一些好书,在世界上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中国已是出版世界大国了。2010年有过千亿的产值,当然,我们出版的书籍,优秀的作品还不是很多。
同时,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五年来有非常大的进展,这一点我觉得特别需要加以强调。国家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候,把着眼点放到提升广大普通老百姓,城乡基层的受众,让我们每一个老百姓的基本文化权益,都能够得到保障,得以实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于文化事业建设费的投入,平均每年增长23%。“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还有要求每个行政村每月放一场数字电影,每学期农村中小学生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都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国民素质当中起了很重大的作用,而这都跟国家的公共支出经费保障密切相关。
观点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可以说中国对外传播自己文化软实力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徐世丕: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文化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这在西方与东方的历史上,没有任何国家能与之相比。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衰落下降,进入21世纪,中国需要提升自己的软实力,非常重要。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着力保护,实质上是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保护和提升。
首先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说对可见的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十一五”以来,国内众多的文化大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各项文物保护工程得到了全面实施,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持续增长,“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投入达到140.2亿,跟“十五”相比较,增长差不多10倍,这是非常不简单的,非常了不得的。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涉及很多问题,古代的、近现代的,有价值的文物、文化遗址都应该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包括“5.12”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玉树震后的文物保护,历代王朝大遗址的保护,南海水下沉船的打捞,等等,很多努力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抢救我们的文物遗产,保护我们的文化大遗址,它的重要的作用在哪儿?首先在于把能够进行5000年中华文化传承的可见历史的物质部分能够保存下来,如果你连物证都没有了,你再说的天花乱坠都是没有用的。玛雅文明究竟是什么样态?应该有很多文物和遗址,但是我们现在看到大都是传说,所以说玛雅文明除仅有的一点遗址外,人们至今仍不清楚。又比如四川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两大遗址的发掘,有力地证明了古蜀国文明发展高度。如果没有三星堆、金沙遗址发掘出来的那么大量的文物,那些成堆的象牙、金饰,那些制作精良的青铜器,他们的制作工艺能够达到那个高水平,让所有的中外参观者很惊叹!如果没有这些实实在在的文物、古代遗址证明,你怎么证明古蜀国曾经存在如此发达的高度文明?
接下来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一五”时期,我国非遗保护事业是文化软实力发展最快而且最有成就感的部分。
“十一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拯救了中国戏曲艺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普查资料显示,中国戏曲剧种多达360余种,中国作为全球三大古典戏剧艺术形态唯一幸存的大国,这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世界古典戏剧艺术有三类,一类是西方古希腊戏剧;一类是印度戏剧;一类是中国戏曲。前两者早已失传。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当年是怎样的演出形态,谁也不知道,古印度戏剧怎么演,谁也不知道。只有中国戏曲艺术从最早的南戏《张协状元》到昆曲,拿着剧本我们就能把它在舞台上搬演出来,这在全世界,我们是唯一保存着古代戏曲演出形态的国家。
但是,改革开放这30多年,一些人预言说,中国戏曲太老旧,从京剧、昆曲到地方戏,已经濒临灭亡。然而这些年通过非遗保护,昆曲首先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接下来有很多口口相传的民间戏曲、曲艺艺术,得到了积极的抢救,而且恢复生机,重放光彩。迄今为止,我们已有28个项目申报成功,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要知道,全世界列入名录的非遗项目总共才213项,而中国已经占了28项,还有6个项目列入了急需保护的名录,这些东西都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最有力的支撑。所以说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有当代的文化产品、文化生产、艺术创作、公共文化服务,还有地下的,历史的,口口相传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十一五”以来,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正是为了挖掘和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包括发掘中国历史文化软实力,让它们重新焕发生命,焕发生机,,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从精神层面来说,这些年我们的社会风气、个人素质、精神价值提升,总体来说是在不断前进的。党和国家,包括各级有关部门,特别是社会上的志愿者群体,做了很多防微杜渐、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工作。这些年来,通过构建文明社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通过坚持不懈的“三下乡”、“四进社区”文化活动,通过抗震救灾、“感动中国”、英模表彰、道德模范评选、扶弱济困、走基层等等行之有效渠道与方式,张扬了正气,鞭挞了丑恶,振奋了精神,凝聚了民心,因而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看到新鲜事物、先进典型层出不穷。
说到社会风气,尽管在媒体上常有一些不良现象被曝光,似乎社会风气在退化,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总体来看,我们的社会是邪不压正的,是阳光多于阴暗的。这是一个进步。这与过去在宣传上刻意回避某些生活中的负面现象而显得虚假的效果相比,更显得真实,显得实事求是,也更能说服人、警示人、教育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已经有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整套体系与机制,从宏观到微观,从机构到服务,从城市到乡村,各类文明社区的建设都在不断推进。公民个人素质的提高,则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寓教于乐,宣传平民百姓中的英雄人物、道德模范,让那些来自群众、来自基层的先进典型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指大力发展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指经营性文化单位真正成为文化市场的主体。通过各种文化产品、艺术产品,舞台上的,荧幕上的,网络上的,电视里的各种优秀文化艺术节目,来影响全国亿万受众。这是把软实力的建设落在实处、放在战略位置的有效举措。所以,必须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同时,大力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这些年来,在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当然也不能回避尚有不少不足。这些不足与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越来越发达、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多的时代背景分不开,不言而喻,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情况下,国外的、国内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种族的信息,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史无前例的信息渠道传播开来。
应该明确指出,这种影响有利有弊,而且是利大于弊。我们绝不能干因噎废食的傻事。应该看到,绝大多数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当然也不可能完全排除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所以,出现了某些为人诟病的比如炫富郭美美,小悦悦惨死于见死不救的18个冷漠路人,以及网络上经常出现的这个宝贝、那个宝贝等等,这些其实都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必然会有的波澜。历史长河,社会潮流,绝不会非常平静,一点波澜没有。有波澜才表明它在流动,没有波澜就成了死水。我们不要因为某些负面社会现象的出现而否定了社会正面的东西,否定了社会的主流。其实这也是文明发展过程当中必然的产物。有些东西实际上是文明程度、责任感、价值观还没有确立,社会正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我们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熟视无睹,无所作为。要相信这个社会总的来讲还是在前进,还是在发展。例如,很多救死扶伤的,有很多扶贫济困的例子,总是在默默出现,无论如何,人类社会总体向上的趋势谁也无法改变,人类文明追求进步的趋势谁也阻挡不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所以,对社会风气与人文素质的提升,既要看到不易,又要充满信心。
观点中国:您刚刚提到小悦悦的事件,很多人认为当前出现了价值观危机、道德危机,您怎样看?
徐世丕:文化首先是一种社会氛围,中国社会的整体氛围是中国文化本质的体现。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个社会氛围主流是好的,不能回避某些支流,但它们从未占有主导地位。在这种社会氛围下,一些负面消极的现象,一些负面消极的行为影响,虽然难以彻底杜绝,但它的出现,是不会得到人们赞同的,是会受到社会绝大多数人谴责的。小悦悦事件之所以影响那么大,正是社会良知的强烈反弹。当正义的社会氛围形成一种有良知的道德氛围时,它必然会影响到每个人的行为举止。而且必须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99%的大众,起码内心是善良的,坏人、坏事总是极少数。同时,人犯错都会有主客观因素,要相信即使犯了错,绝大多数都有可能在社会良好氛围的影响下、在自我教育的过程当中改恶向善。文明重建的过程中,会有一个重新反省的过程,甚至于提升的过程。所以我倒不担心这个价值观危机,道德观危机。包括2011年小悦悦事件以后,类似的现象起码不会越来越多,我相信会越来越少。
观点中国:现在好多人把目前出现这种的状况,归咎到现今社会太过于看重经济利益方面的东西,而忽视了文化上的建设,您如何看待文化和商业之间两者的关系,如何才能避免文化的过度商业化的误区?
徐世丕: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就是逐步融入到国际市场中去,这对我们的发展是至关重要。尽管有很多人很多担心,但是从这些年我们加入WTO的情况看,整个来讲还是利大于弊。所以要在这个角度上来看待商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商业是文化产品走向大众的主渠道,也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艺术事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当今世界,文化离不开商业,商业也离不开文化。这是谁也回避不了的现实。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文化的影响力依托市场经济已不知扩大了多少倍。所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商业的关系。我觉得,这是扩大中国文化产品的国内消费和国外出口总量,促进中国文化发展和提升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你要肯定,在当今经济社会环境下,文化和商业必然要搭上关系。文化不可能脱离市场经济环境,自己关起门来自我发展,孤芳自赏,因为那是没有前途的。无论是文化也好,无论是艺术也好,必须要通过市场渠道来交流、碰撞,、激活。所以我觉得文化和商业的关系,如果把它处理好了,首先是认可商业是文化产品经济价值实现的主渠道,充分利用好这个渠道,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尽量避免商业社会的弊病,因为资本最终是追逐利润的,有的时候当资本控制文化的时候,没有健康的、正确的力量,体制的力量、政策的力量来给予调节和平衡,文化就会走入歧途。走入歧途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文化也没有了,最后商业也找不到依托。
所以我觉得,首先是你得承认文化必须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找到自己正确的发展道路,同时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要遵从文化和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要完全被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所左右,而要把社会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因为市场经济它只追逐利润,有时候不会顾及精神上文化上的形而上考虑以至于有些消极甚至腐朽的文化,只要能赚钱都可以搞,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社会沦丧倒退,人类文明发展受影响。所以我觉得,在过度商业化这个问题上,公众的担心是必然的。应该在正确文化发展观指导下,把好这个度,既要充分利用市场,又要尽可能消除其弊病。其实改革开放以来,80年代很多人就担心,文化全部被商业“异化”。其实这是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最有说服力就是深圳,原来说有人深圳是文化沙漠,但是现在深圳的文化,包括深圳的公共文化服务,深圳的文化产业,深圳的社会风气,仍然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占主流的。
观点中国: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深圳的文化吗?
徐世丕:我和深圳那边接触较多。深圳的市民文化大讲堂是值得一谈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已经举办多年,数千万人从中受益。我当时作了一些考察,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是面向公众的先进文化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这里的先进文化不仅仅是有意识形态意义的那些成果,而且包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包括外来的优秀文化。凡是正面的,积极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有利于提升个人和全社会的整体文明素质的文化,都是先进文化。
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必然使艺术价值打折扣。就拿电影来说,一些知名电影编导实际上也在过渡商业化的路上屡入误区。特别是一些国产大片,单纯模仿好莱坞的大投入、大制作、大明星体制,结果走向“大而空”,忽视人物塑造、艺术追求,包括讲的故事都是违反艺术规律的,结果不受欢迎。比如陈凯歌是个优秀导演,原来拍过不少好作品,但是他的《无极》我当时看了后,别人问我的感觉,我回答是《无极》等于无聊,很多人看了跟我的感觉一样。为什么?因为他的剧本故事完全胡编乱造,既违背艺术逻辑,也违背生活逻辑,人们觉得虚假。过度商业化,就会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
所以,文化发展必须避免过度商业化。但同时,我们又不能够不理市场经济,只是孤芳自赏。当然,孤芳自赏也是一种追求,若是作为艺术家或者文化人个人,那无可厚非。但是你作为一个好的文化产品生产机构,如果不通过商业渠道,你的文化产品包括我们说的主旋律佳作,就不可能接触到更多的受众,让更多的人享受它、消费它,同样也不能扩大文化产品对人心,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力,而且也收不回投资,艺术再生产难以持续。
观点中国:徐老师,你说的这些,让我觉得一个健全健康的文化市场特别重要,那么能说一下过去五年中国文化市场是怎样一种状态,有了哪些变化,而我们又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市场体系?
徐世丕:首先我想说说文化市场。其实只要是商品经济的社会就有文化商品市场,但是过去不承认它。什么时候承认的呢?1988年。1988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设立了文化市场局,在那个时候,文化市场的这个概念以及它的细分市场,才逐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现在,文化市场已经细分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影市场、出版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等。文化市场中始终贯穿着利益冲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者之间始终在冲突。提出这个问题,首先要承认,在市场里活动的那些文化人,卖文化产品的那些人,他们肯定千方百计想多赚钱,他们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80年代那个时候是录像厅,歌舞厅、迪厅,现在增加了网吧。这些都是随着时代变迁,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必然出现的事物,它是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的产物。
在文化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非法出版物、黄色出版物始终是屡打屡出,禁而不绝。针对文化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国家提出了“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为什么把繁荣放在前面?首先,我们要繁荣文化市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因为这是目的。其次是科学管理,文化市场管理是促进它健康繁荣的手段。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收入增加了,在物质生活进入小康水平之后,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加,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就随之提升,而且是日益增长。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过4000美元,这种情况下,居民文化消费的需求是一个大爆发。特别是我们农村的文化需求更呈上升态势,随着每年两亿多农民工到城市来,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文化市场必然面临着一方面需求在增加,一方面我们提供的文化产品不适应需要,文化消费总是在优胜劣汰。比如最初看VCD,后来看DVD,现在看蓝光DVD,这都是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升的结果。而这个质量,涉及到很多方面,不仅涉及到内容和形式,而且涉及到我们的文化产品生产行业,涉及到文化体制。
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中国的文化市场是分而治之的。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这三大块,实际上都在管自己那一块文化市场。这就造成了20多年来中国文化市场三分天下,多头治理,顾此失彼,漏洞百出,同时也使机构庞大,资源分散,产品短缺,效能低下。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中央依法治国的方针提出并实施多年,但至今我们仍然没有一部国家层级的文化市场管理法或条例,即使是一些地方的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发布多年,在国家层面的文化市场法律依然进入不了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
我觉得,“十一五’这五年,我们最大的进步是在中央的领导下,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直指文化市场多头治理的弊病,把原来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几大部门分设的分类文化市场的执法队伍和交叉管理权限,进行了整合优化,重新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现在,一半以上的省一级完成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70%的地级市组建了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机构,72%的县实现了文化、广电、新闻三局合并。这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那么,我们应该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市场体系呢?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必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我觉得这是中国文化市场发展的根本方针,非常重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这八个字,首先是指统一,不能多头治理;第二它不能是封闭的;第三是竞争的,因为竞争能够优胜劣汰;同时它也是有序的,这个竞争不是无序竞争。所以说这八个字对于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非常重要。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这些产品市场,都会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我国而言,基层市场的文化消费的水平,还面临着很多需要破题的课题,核心问题是怎么影响、怎么培养、怎样形成大家的正常文化消费习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很多人现在舍不得花钱去消费文化产品,习惯于等着政府给予免费配送。但是无论中外,政府都不可能包干文化消费,而只能向全体公民提供基本文化权益服务,比如已经和正在实施的国家文化惠民工程,不如每年的三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书下乡。但是只能是基本的、均等的、便利的文化权益服务。因为我们是市场经济,你要获得更好的消费服务,更优质的文化艺术产品,那就需要自己掏钱。结果是:更多的优秀作品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回报,不仅多层次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更让有才华的艺术家文化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天地,从而使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六中全会决定关于文化市场的指示还特别强调完善文化产品的流通环节。流通环节不通畅、不正规,不仅让文化消费品短缺,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会让一些非法盗版文化“毒物”钻物流渠道的空子。所以,六中全会决定加快建设大型的文化流通企业和文化产品的物流基地。然后形成一些配套的物流网络,非常重要,非常有针对性。
观点中国:您觉得我们应当建立一个怎样的核心价值体系?
徐世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实是十一五期间让全党全社会全国人民都感到紧迫性的现实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很多原因。首先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几十年来,我们先后经历了前17年,“文革”10年,然后又是改革开放这30多年。这3个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人们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各个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发生很大的变化。新时期以来,社会由封闭变成开放,过去很多旧的、极左的东西,甚至一些正确的东西,一下子全部打碎了,有很多东西,我们需要重建和找回,需要重塑和重新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靠什么呢?要靠文化,靠先进文化的引领。这个先进文化或者说优秀文化精华,有很多内涵实际上是我们要找到的根。中华文化有很多优秀的传统,5000年的文化,不仅要包括孔孟和老庄,也包括佛教、道教的精华,正确的方法是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些东西已经丢了,现在重新找回来。哪些东西需要扬弃,哪些东西需要抛弃,这都是需要很长筛选熔铸过程。
我觉得重建的过程当中其实是对于各个年龄层段的人都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我觉得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其实每一代人对于价值观的建设,都面临着不同的要求,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拿来套用,应该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中央在一些文件里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这样的高度,值得我们深刻领会。我觉得这是个逐步探索、逐步积累的精神文化建设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怎么建设一个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统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些体现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精华和理论创造,这些都是我们统一的指导思想,它应该是一脉相承,同时又不断与时俱进的,有些肯定在时代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不断扬弃、变革和创新的。
还有一个就是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现阶段,这应该是大家共同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是不是我们的理想?是不是我们的信仰?是。但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一百年甚至更长,这个是全党认同的。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世界社会主义400年,500年的历史都说明,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历史证明那只是一种幻想。所以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对我们来说非常现实。改革开放我们走的路,就是要建成一个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大家都感觉到、而且领略到小康社会带给全民族,全国人民的好处。
还有一个就是强大精神力量,强大精神力量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首先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比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当然还有、民族和睦、团结、奋发有为这样一些内涵。还有一个时代精神,这个时代精神就是我们改革开放形成的一个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昂扬向上,永不停步,这是一个时代精神,所以这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然后还有基本道德规范,这四个方面统一指导思想,然后共同的理想信念,然后强大的精神力量。
还有一个基本道德规范。江泽民同志提出“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还有诚信问题。现在已经很明白,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商业领域里是一个基本道德标准。马克思讲资本主义的毛孔里“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就不讲诚信,最终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爆发。但是你看如今全世界通行的商业规则,包括WTO,它都要建立基本的诚信,否则你没法做下去。现在在中国,爱国、敬业、友善,诚信与合作共赢,这些都是基本道德规范。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我们中国的古训,还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过程当中核心价值体系应有的内容。
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不仅仅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它的基本规范有哪些,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过程,是一个继承而又不断发展的过程。十七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没有给它下很明确的定义,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发展过程,一个建构过程,相信大家在逐步形成一些共识以后,能够逐步明确。
观点中国:我们现在再放眼一下世界。在您看来,过去五年,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和价值影响力上,都有哪些变化?
徐世丕:过去这五年,我们的文化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现在,我们在全世界各个有外交关系的国家都设了文化处。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民间的文化交流都在正常开展并且日益扩大,包括大陆和台湾的交流,和港澳地区的交流。我觉得,这个交流的过程,就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向外展示和发展的过程。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到战略高度。这个软实力就是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其实古代哲人早就指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道”就是软实力。它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获得广泛认同,获得更多的支持,非常重要。因为你现在靠要武装硬实力去打那是不行的。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后来的冷战,给人类文明,以及人类带来的很多严重后果,这促使全人类都在反思。而文化可以行遍天下。你有文化,可以和别人交流,但是你的文化首先要别人接受。新中国成立以后到90年代,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并不宽。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还很小。记得90年代中期,我们到欧洲访问,觉得欧陆的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甚至很多国家都不知道中国在哪儿,因为听不到中国的声音,看不到中国的信息。1972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才第一次在国际上亮相,那是靠外交的努力,当然也包括我们自身实力的增长。这些年我们的文化对外交流做了一些什么呢?有几个方面,首先是通过文化外交。我们在很多国家已经有了文化处,每一年、每一个阶段都要和相应的国家签订中国和对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协议,协定。这样我们在接纳对方国家的文化团体的同时,可以派出我们的文化团体,包括演出团体,包括文化展览,包括学术交流等等这些方面,和对方国家进行交流,和世界各国进行交流,这是文化外交的过程。通过文化外交,中国的文化走出了国门,显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除了这个之外,对外文化交流还搞了很多多边、双边交流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比如说现在最近两年开展的欢乐中国,包括中国每年的春节,中国春节文化活动等等。2009年我随着文化部的中国春节文化活动代表团到泰国去,在泰国过的中国春节。当时国内七个省文化部门组织了艺术演出团,到泰去和泰国的华侨、包括泰国的老百姓们联欢,非常受欢迎。类似这样的活动有很多。我们还“请进来”,像“相约北京”这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每一年都要搞,还有世博会、园艺博览会、国际博物馆协会、各种国际性的文化年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可谓日新月异。
观点中国:这个我也能感受到。在春节前夕我去澳大利亚,在悉尼最繁华的街道两边都挂满了宣传中国新年的彩旗,当时给我就印象特别深。那么在文化贸易以上又有哪些改变?
徐世丕:在对外文化贸易上,这些年已经初步趟出了路子。比如出国商演。中国文化走出去最受欢迎的,就是类似这种文化商演活动。因为它是艺术交流,舞台上的艺术表演是世界共通的文化,通行的交流方式。你在舞台上表演什么,即使语言不懂,外国的观众也能看得懂。芭蕾舞就是这样的艺术,中国人喜欢看,外国人也喜欢看。音乐更是世界语言。中国的民族舞,还包括现代舞,很多表演艺术让世界知道了中国的文明。
以2010年为例,共有940家国内文艺演出团体到国外、境外演出,总演出场次达到9.37万,看到这个数字,我都很震惊。这说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真是大大扩大了。80年代、90年代那是没法比的。2010年和2009年相比,仅赴外商业演出场次就增长了25.4%。
文化贸易这一块,国家商务部有一个数字, 2010年我国核心类的文化产品,影视、出版、演出类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43.9亿美元。过去我们基本上是免费送出去,送到人家那儿去义演,因为大都是政府文化交流项目。但现在不一样了,北京有的民营院团,已经在美国已经购买了自己的剧院,可以长期驻演了。这是这是很大的发展。还有中外合拍电影,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外贸渠道。说实在的,中国纯粹的国产电影要到外国去挣钱,很不容易得到认可,而一搞合拍电影,就有了通行证。2006年到2010年,电影票房前十名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合拍片,而且中国每年对外输出的影片90%以上的票房来源于合拍片。
所以说这个进步不得了,它们表明,中国的这些核心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额在不断增长。不过,总体来看,现在很多中国文化产品,如网络文化产品,影视文化产品,出版物,还远未做到和国际文化市场的有效投放,远未做到适销对路。这方面有很多原因,包括中外思维习惯的差异,包括我们的一些已经很过时的一些文化理念。比如说我们常常容易把文化产品标签化,意识形态化。我觉得这些方面值得我们加以改进。
除了对外文化交流,还有一个对外文化宣传,我们这些年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海外文化中心建设。上世纪80年代后期,文化部就在非洲建立了海外文化中心,一个在毛里求斯,一个在贝宁,但是在其他大陆,我们一直都没有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这有很多原因,一个是我们要在人家那儿建的时候我们要很大投入,同时还有一个对等的交流。你到我这儿建一个,我到你那儿建一个。而我们原来的思维观念就比较僵化。所以几十年了才有两个海外文化中心。
“十一五”期间变化很大,做了很多努力,目前我们已经在海外9个国家建立了中国文化中心,其中有埃及、韩国、法国、马尔他、德国这样一些国家。德国最早在中国有个歌德学院,实际上歌德学院就是他们的文化中心我们建立了文化中心以后,因为它是官方的,文化中心在那边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宣传我们自己的文化,宣传中国的形象,中国的建设成就,中国的文化发展等等。
还有一个就是半官方的,以孔子学院为代表。其实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大大晚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但是它这些年发展很快。现在北京有一个中国孔子学院的总部。迄今为止,中国已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学堂。这种方式对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包括现在全球兴起的汉语热,都是有好处的,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向外发展值得肯定的成果。
但总体来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仍是逆差,也就是说,外国文化产品进入中国文化市场的份额远远高于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份额,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我们要“走出去”的这些文化产品,大多不是面向国际文化市场的,而是官方交流那一种。官方交流明显带有官方色彩,官方色彩在外国,人家就会有一种心理戒备,要让大众很喜欢就不容易。当然,这些年的文化产品开始淡化官方色彩,强化民间色彩,我觉得这是个进步。另外,我们很多文化产品,如电影、书籍,意识形态色彩都很浓。这一点我们要学学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抽口的流行文化娱乐产品,有意无意地淡化了自己的意识形态背景,甚至包括西方文化背景。他们强调的是“普世”价值。美国电影大多如此。即使是《花木兰》《功夫熊猫》,他们尽量不输出容易引起文化反感的东西。
这些年国内争论最多的就是普世价值(有的叫普适价值),我觉得这个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全人类共有的一些价值观,我们还是要认同的。你要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你首先得走普遍真理这个路线,而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普适价值观点,实际上早已被西方有识之士认同。所以我觉得,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与方法上,我们必须要学习西方。美国没有文化部,但有一个美新署,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即使有文化部,也尽量淡化官方色彩,文化交流的事,尽可能让民间来做,特别是艺术交流的这些领域,不要更多打上官方的标签。
我们只要把这些事情都解决好,把我们的文化精品拿出去,我们的文化“丝绸之路”会延伸得更远,影响会更大。我们要守住中国文化的本真,拒绝去学西方文化的皮毛,就不会把我们自己的丢了,又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
北京前不久由文化部组办了全国非遗生产性保护成果展览,很受欢迎,我去看了。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方式,有很多濒临失传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通过生产性保护得以有效传承,实在是一举多得的方式,否则这些人类文明的创造成果,也就慢慢湮灭了。很多文化艺术都是这样消失的,那些优美精湛的戏曲唱腔,要真是失传,就唱不了了。元杂剧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剧本,但它有很多唱腔没有工尺谱了,而昆曲通过工尺谱记下来了,所以现在都能演唱。这样一些东西,必须要用现代科技手段予以保存,对其艺术形式进行一些保护式提升和包装,使之发扬光大,使我们很多文化瑰宝能够激活新的生命,从而能够在国际上走得更远。要想文化有感召力,有影响力,首先要摈弃功利心,太功利化,你的东西就走不远。
观点中国:来做一下展望吧,未来中国文化会怎样发展,如何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徐世丕:这个其实不用我多说了,六中全会决定里对中国文化怎么更好地走出去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与要求。我觉得有两个方面是必须认真领会的。一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维护文化多样性,包括改进对外宣传的方式方法,扩大我们的国际文化话语权。我们不要在这儿自娱自乐,一定要共娱共乐,与民同乐。
另外就是我们要发展一些外向型文化企业,而且能够多多扶持我们的民间文化企业。因为国外对于官方色彩浓厚的文化企业总有一些意识形态戒备心,而中国的民族文化企业,一定是爱护中国文化,爱护自己国家的,如果我们对这一点信任都没有,中国文化就走不远。
观点中国:尽量多鼓励民间的东西走出去,多做民间的交流。
徐世丕:对,这是很重要的,同时我们要吸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进步,我觉得,无论是政府组织出去,还是民间组织出去开展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是文化主权,也是爱国情怀。
还有十二五发展规划里也提了很多东西,我特别看中它这一点:整合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版权、民族、侨务、体育、旅游资源,整合这些分属国内各部委关辖的行业文化资源,将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如果我们能认真正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去落实,那么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一定会早日到来。
观点中国:感谢您做客观点中国,此次访谈结束。
往期回顾
嘉宾其人
- 徐世丕
- 文化研究学者,曾在文化部办公室担任领导职务。先后担任《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中国动漫集团监事会主席等职,主要研究方向涉及文化管理科学、文艺理论、戏剧和文学评论等领域。 [进入人物库]
观点选录
舆论坐标
下期预播
- 人才强国战略
-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提出建设世界人才强国的战略。中国人才总量跻身世界第8位,但从人才创新力和竞争力角度来说仍处于劣势位置。为了在205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中国应如何破解人才战略实施中的难题?作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又具备了怎样的优势?敬请关注下期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