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到了。为了这一天,考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屏息凝神,因为高考是考生们提炼“十年寒窗”荣誉与尊严的最好战场。从恢复高考至今,社会的思想观念日渐多元,对学历文凭的看法也日渐多样。时代的变迁对高考提出了新的命题,高考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面对高考改革的大势所趋,学生、家长、高校、社会都准备好了吗?
高考要直面“时代命题”
高考作文拒网络热词不必“一刀切”

    语言文字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约定俗成的过程。在现代社会,网络和网络语言渐渐和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网民也是社会当中的公民,网络语言也应该纳入现代汉语的范畴,我们不应该在现代汉语和网络语言之间划上一条人为的鸿沟。语言的规范必然落后于语言的发展,对一些大家都在使用已经司空见惯的网络用语,即使词典暂时还没有收录,也不应该以错别字对待。那些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已经经常使用、有固定含义的新兴语言,只要使用得当,即使是“网络热词”,高考作文也不应该拒绝。【详细

高考时间调整为何没有下文
    多年来,教育部门一直表态要对高考时间调整进行调研,但总是没有下文。作为权威的考试,就一定要固定在某一天?难道权威是通过这种方式体现的?其他国考放在某个双休日,就不权威了?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提前告诉他们考试放在6月的第一个双休日,他们会忘记吗?这会影响他们复习迎考吗?至于高考的阅卷、公布成绩和录取,其进程完全可以变动一两天,而且并不会增加成本;而且,从考场的组织、监考老师的安排来说,放在双休日只会更方便,而不是更麻烦。【详细
高考改革不只是修修补补

    30多年前,高考平均录取率还不到10%,今天的考生真应感到欣慰和庆幸。超过七成的录取率,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果,但如何保证高校生源质量,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则成为新的课题。
    虽然说高考自恢复之日起不曾停止改革的步伐,但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社会和个人在需求、心理上的变化,远远快过高考改革的步伐。而高考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入口”,更对基础教育起着导向作用,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和“指挥棒”。高考改革,必然要直面新的挑战、解决新的课题。改变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高考,它不仅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更寄托着无数学子和家长对未来的希望,是社会流动、个人上升一个必不可少的通道。
    事实上,高考改革已经无法再修修补补了。一方面,它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以更大决心推进;另一方面,也需谨慎前行,避免各种有损于公平正义的情况发生。快与慢两方面,都承载着社会极大的期待和关切,而这或许正是高考改革的难点所在。【详细

高考,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
    高考最重要的就是公平,没有公平就没有一切。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必须把确保高考的安全平稳、公平公正放在首位。高考被称为最后的净土,原因就在于高考仍然相对公平。但应该看到,高考加分、高考移民,地方的集体舞弊事件,以及高考特录名额……都为高考公平涂抹上了阴霾。不最大程度地遏制高考腐败,将对公众的信心产生打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许多考生不愿意在国内读大学,或者说不愿意参加高考,比如南方科大自主招收的45名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参加高考。不参加高考,并不是故意和体制作对,而是试图走一条探索之路,这一点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说得很清楚,“我没想到学生(45名学生不参加高考)能想得那么清楚透彻,那么有勇气。”诚然,面对坊间一再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面对南科大的异军突起,应该锐意推动改革,事实上,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了高校改革的时间表。【详细

    现今的高考体制不能墨守陈规了,要因生活、时代的变化而做出改变,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加快步伐兜底。当然,改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高考,不仅是为高校选拔人才,还寄托着无数学子和家长对未来的希望,是社会流动、个人上升一个必不可少的通道。然而,改变的途径可以探讨,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还原教育的本质,还原大学精神。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