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谈“剂”色变没有必要,可公众的忧虑不完全是杞人忧天。毕竟,即便充分获知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公众也没有能力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不该有的物质。老百姓倾向于怀疑食品的安全性,实质上是对企业诚信投下不信任票,是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抱有忧虑,对监管人员的职业操守有所质疑。食品安全与官员的政绩挂钩,也就是与官员的个人仕途和切身利益挂钩,有助于监管责任的层层落实。实现了公共利益,才有官员个人利益。老百姓看到官员的责任心,“老不信”才有望变成“很放心”,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才有望消除。【详细】
塑化剂危机不可能不引起民众的担心。当下,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塑化剂问题暴露之后,很多人自然会问:“管理严格的台湾尚且如此,大陆有没有这样的黑心厂家”、“类似食品有没有同样的问题”?每次食品安全危机的影响都是行业性的,从来不是点对点的那样精确。很多人在真相未明之前,会减少或拒绝消费同类产品。此时,需要信息的公开透明,发现问题即予以惩处,没有问题也给相关企业及产品以清白,同时全面排查,包括卫生部门对居民体内塑化剂水平的抽测,以数据和事实支持的科普,才能最终说服民众,让百姓放心消费。【详细】
食品安全标准不等于食品质量,食品安全标准严,不等于食品质量、不等于食品安全。相反,食品安全标准低,也不一定就表示生产出来的食品质量就低,就一定存在安全隐患。国家纵然出台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但是食品生产企业不一定严格按照食品标准要求生产食品。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比外国松,但是不少食品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无视法律和社会责任道德,降低标准或者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生产和销售存在严重安全风险的食品,多起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说明了一点。
换言之,食品安全标准不是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保证书,食品质量的保证书是消费者使用的效果,即使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外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一样,不比外国的松,甚至比外国的严格,但是不能就此说明我国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系数整体上就比外国食品高,相反很多食品安全事件给公众的一个误导就是,不是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食品安全标准本来就内外有别。【详细】
市场经济本质就是信用经济,连最基本的安全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又何谈信用?没有了信用,又何来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如何坚守食品安全这个最基础的社会底线?要求食品从业者每年集中培训不得少于40小时,强调企业自律、诚信经营,当然很有必要。但维护食品安全,不能只委诸业者的良心发现及道德血液,更多时候要靠先进的科技鉴定真假,并通过监管体系的层层把关机制,堵住安全漏洞。
因而,执法主体首先要坚守食品安全的底线,不能让底线率先从监管这里突破。客观地说,当前内地共有30多万家食品企业,尤其以中小企业居多,再加上流动性强等特点,管好食品安全确实有难度。但再难也要迎难而上,毕竟政府部门本身就有带头树立诚信的责任。
有了执法主体的底线坚守,再制订严格的标准和密不可透的安全网,逼迫食品企业必须坚守安全底线,否则就面临着被市场淘汰、被消费者“下架”的危险,如此我们才能找回食品安全感。【详细】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重大,我们可以放心地吃东西,基于我们相信,购买的东西在我们没有亲眼看到的情况下制造,但它是清洁的。重建食品安全的信誉,关系到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因此,食品安全,天大的民生事,集中突击式的抽检和清查,只管得了一时,治标不治本。只有建立长效和常态的工作机制,才能真正拉紧食品安全网,重塑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