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7月23日,第一财经日报曝光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第二季度第二次对市面上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的抽检结果。最引人瞩目的是,5批次南山倍慧婴幼儿奶粉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含量不合格。
当日,长沙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表示,南山倍慧生产企业湖南长沙亚华乳业有限公司被下达责令停产通知书,并在7月24日前完成涉及产品的召回工作。湖南长沙亚华乳业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刊登的声明中,确认了上述5个批次问题产品。公司称,初步调查显示,这5批产品黄曲霉素M1超标的原因是奶源地部分奶牛食用了霉变饲料,并表示真诚道歉。
7月24日,南山奶粉新闻发言人采访时回应说:“南山用的是定性的检测方法,而广州工商局用的检测方法是定量法,两种方法有差异性。”随后他强调说并不是否认工商局的检测结果,有问题会及时通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湖南亚华乳业问题奶粉情况。要求相关企业全面停止生产销售,召回问题产品。
7月25日,有网站调查显示8成消费者对南山等国产奶粉极不信任。
南山奶粉为岌岌可危的国产奶粉形象再补一枪
7月23日,“南山奶粉致癌门”一经第一财经日报曝光便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单日新闻报道量有1940篇,迅速达到此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度最高值。媒体曝光当日,包括奶粉生产商亚华乳业以及其所在地的长沙市工商局、还有质检总局等事件关联机构迅速面向媒体发声,表明态度和处理方法。消息量激增吸引了舆论的目光,因此才在事件曝光首日达到舆论峰值。“南山奶粉致癌门”成为当日搜索热词第四位。
第二日,南山奶粉新闻发言人龙飞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回应称检测方法不一导致结果存异。一致的批评性评论让南山奶粉无喘息机会。亚华乳业停产和召回的最终处理方式为此事画上句号。媒体报道角度从针对南山奶粉转向对整个国产奶粉市场的担忧和失望上。
经历两天的舆论高度关注,随着各方态度和处理方法公布,事件没有新的发展,媒体报道量逐渐下降。亚华乳业就南山奶粉道歉,望勿迁怒国产乳业和政府,承担责任的态度也助推了舆论的迅速冷却。
与其说是对南山奶粉的讨伐,舆论更偏重于关注对奶业再陷质量门的无奈以及对国产奶业的不信任。乳制品暴露出的质量隐患层出不穷,公众已经由开始的惊吓变得逐渐麻木,而国产奶业经历了轮番的质量门打击之后,已经溃不成军,公众对国产奶制品的信任值不断下降。
亚华乳业态度诚恳也在劫难逃
从应对速度和态度来看,南山致癌奶粉的生产厂家亚华乳业的应对是积极有效的。“南山奶粉致癌门”曝光后,长沙亚华乳业公司迅速在其官方网站刊登声明,确认了质检结果的客观性。同时说明原因,这5批产品黄曲霉素M1超标是由于奶源地部分奶牛食用了霉变饲料,并对相关批次的产品进行召回和赔偿,公司也接受了停业整顿的处理决定。虽然提出公司与检验机构的检测方法不一导致,但并没否认质检结果。
南山奶粉在舆论爆发的当日做出回应,而且回应态度诚恳,没有推卸责任,有助于舆论降温。召回和赔偿作为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最直接有效的处理方式,也避免了舆论过多的讨论和猜测。但是有媒体指出,同时被曝光的包括光明乳制品在内的其他家不合格产品的质检结果却没有引起舆论的关注。由于南山奶粉涉及批次最多,用户在这起事件中只关心南山奶粉及亚华乳业,这也是导致南山奶粉成为本次事件中最受伤的品牌的原因之一。
随后亚华乳业发给环球网一封题为《最想对亲人说的话》道歉信中称“让最爱南山的亲人们受伤了”。希望消费者不要迁怒整个国产乳业和责怪政府职能部门。虽然亚华乳业显示出极大的责任感,试图令此事的舆论影响降到最低,但是“创业容易守业难”,本已岌岌可危的国产乳业形象并不是“个别事件”这样的解释就能挽救的。威胁到婴儿生命健康的南山奶粉已经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
国产奶业屡遭重创,回身乏力
“南山奶粉致癌门”曝光之后,中金在线做了一项调查:你还放心国产奶粉吗?投票数据显示: 80.41%的受访者表示极度不信任国产奶粉,7.43%表示仍然对国产奶粉怀抱有希望,其他的则表示观望;而在国产奶粉和洋奶粉之间,有75%的消费者表示将选择洋奶粉,选择国产奶粉的仅占6.76%。
经历了阜阳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奶业标准全球最低、乳品标准被绑架、蒙牛纯牛奶致癌物超标、明胶老酸奶、南山奶粉致癌门等一系列乳制品质量安全风波之后,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质量安全显现出严重的信心不足。这些质量安全事件打击的不仅仅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长此以往将给我国的乳制品行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甚至是灭顶之灾。
相应的便是洋奶粉大行其道,独霸中国市场。外资品牌奶粉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达三分之二。因为洋品牌掌握了市场定价的话语权,所以各品牌才能在奶源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屡屡调整终端奶粉产品的价格。四五年间,进口品牌奶粉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品牌建立需要步步为营,但是品牌的覆灭却在一夕之间。国产乳业两年之间频频遭遇重创,回身乏力,整个市场拱手让人。
当“喝上放心奶”成为奢望
一个行业一旦遭遇信任危机,就容易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全线溃散。在国内乳业过往经历的事件中,我们看见的是这样的解决思路:公共安全事件出现,继而才是主管部门或监管部门介入,最后是修改或完善相关行业标准。这个解决之道其实是很多公共政策形成的老路子。新的标准、新的方案、新的管理监督方式以回应公共事件的方式出现,带有明显的善后性质,而这肯定不是最佳的处理手段。
“喝上放心奶”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愿望之一,而中国乳制品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也是民众对民族工业的普遍期许。只不过,这个愿望恐怕不是短期所能实现的。若无至上而下破釜沉舟的决心,若无过硬的标准、缜密的监督、守土有责的意识和防患于未然的日常态度,国产奶业的脊梁依然无法直立。
|